▷ 专访韩湛宁:设计师要把被设计事物中的精神提炼出来
↓
韩湛宁:通过“案例”来提炼形成主题,根据“案例”中的作品的不同特点、价值与设计风格,进行逻辑的整理,形成叙事逻辑。不同的作品在同一逻辑下,以作品的特点和个性来梳理,其中以典型性作品为代表,以作品之间的关联性形成叙述与逻辑,以作品的外在视觉呈现来形成展位的视觉表达。
在您负责的重点板块里,哪位艺术家或创作团队的作品,最吸引您的关注?
↓
韩湛宁:最吸引我的作品很多,诸如,《银幕与海报:与中国影视一起成长的设计》案例,设计师黄海的电影海报设计;《从“产品”到“品牌”:设计助力中国钟表业》案例中的设计师张建民的玺佳手表设计;《定制字体:品牌战略与价值输出》案例中方正字库与汉仪字库对诸如美团、华为、阿里巴巴等民族企业的品牌字体设计;《设计扶贫与有机生活:农产品的品牌塑造与包装设计》案例中深圳“另起一行”设计公司设计的“醒狮山”农产品包装设计等等。真的是特别多的。
从“产品”到“品牌”:设计助力中国钟表业
作品名称:海鸥雕漆陀飞轮女装腕表设计
作者:海鸥手表
创作时间:2019年
定制字体:品牌战略与价值输出
作品名称: 美团品牌定制字体设计
作者: 夏颖、仇寅、周佳敏、李雪婷、José Scaglione
创作时间: 2021年
关于设计和公共艺术的产业转型,您认为当下中国最需要解决其中的哪些关键问题。关于产业的长效发展机制,有需要哪些方面的社会力量共同支持?
↓
韩湛宁:设计和公共艺术的产业转型,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,我认为是社会各界的协同问题,诸如政府、业主、消费者与设计者等相互之间的协同,其实我们设计师非常需要来自各界的协同支持。很多优秀的设计师的精力和时间都花费在协调上了,很难有精力作出好作品。
《从“产品”到“品牌”:设计助力中国钟表业》案例中,有多个国有品牌的设计作品展出。从设计师角度看,“中国产品”与“中国品牌”之间的“鸿沟”是什么?如何飞跃这条鸿沟呢?
从“产品”到“品牌”:设计助力中国钟表业
作品名称: X 系列·大猩猩腕表设计
作者: 张建民、深圳市玺佳创新有限公司
创作时间: 2021年
↓
韩湛宁:“中国产品”与“中国品牌”之间的“鸿沟”是创造力,如产品顶层建构、创意设计的表达等等。《从“产品”到“品牌”:设计助力中国钟表业》案例中,设计师张建民的玺佳手表设计,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,他以设计师的身份创建公司,以全球视野来定义和设计产品,以超越常规产品的优秀品质来众筹和营销。可以说,他们就飞跃了这条鸿沟。
《千页书》是您继2015年《你是哪里人》、2020年《三重阶》之后,第三次获中国“最美的书”殊荣。关于“设计者的责任是把书的精神外化。”,您个人经历了哪些观念上的认知变迁?
《你是哪里人:2003-2012十年诗选》
《三重阶——当代中国手工艺学术提名展作品》
《千页书》
↓
韩湛宁:我个人对设计的理解就是,设计师要把被设计的事物中的精神提炼出来,以设计进行呈现。我个人也经历了许多从外到内的设计思考,很多观念变化都是来自设计之外的触动,比如我非常喜欢阅读,阅读过程中的很多感悟令人激动,所以我就希望在设计的时候能呈现这些领悟。还有就是我非常喜欢四季分明的自然感受,这些大自然的变化没有那么戏剧化和外在化,而是一种静水流深的力量在推进,这些都影响着我的设计观念。
展览海报
体验大展线上展厅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