▷ 《三十六计》胜战计·趁火打劫 译文及注释

⌹ 365bet手机版APP下载 ⏱️ 2025-09-19 04:28:17 👤 admin 👁️‍🗨️ 7861 ❤️ 617
《三十六计》胜战计·趁火打劫 译文及注释

《三十六计》胜战计·趁火打劫 解析

趁火打劫的原意是:趁人家家里失火,一片混乱,无暇自顾的时候,去抢人家的财物。乘人之危捞一把,这可是不道德的行为。此计用在军事上指的是:当敌方遇到麻烦或危难的时候,就要乘此机会进兵出击,制服对手。《孙子·始计篇》云:“乱而取之,”唐朝杜牧解释孙子此句说,“敌有昏乱,可以乘而取之。”就是讲的这个道理。参考资料:1、佚名.百度百科.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18309.htm

《三十六计》胜战计·趁火打劫 案例

春秋时期战例春秋时,晋太子圉(音:与)被质于秦国多年,太子圉的母亲是梁国人,而梁国是小诸侯国。梁国国君执政不力,又不体恤民众,整天只顾修造自己的宫殿、生活极其奢侈。梁国本是个小国、穷国 ,根本经受不起国君的如此折腾,因此,民众载声怨道,为逃避过重的税赋,大批难民只得纷纷逃往秦国。秦穆公趁梁国君无道、民心已乱,派大夫百里奚等,领兵攻打梁国,趁机灭了梁国,梁国君被乱民所杀。晋太子圉见秦国灭了自己的母国,感到受了莫大的羞辱,并设法逃回到晋国。不久,晋惠公去世,太子圉即位,为晋怀公。三国时期战例曹操入朝总领大事之后,一日在后堂设宴,聚众谋士商议:“刘备屯兵徐州,自领州事,现在吕布又兵败投奔徐州,若二人同心引兵来犯,必是心腹之患也。

《三十六计》胜战计·趁火打劫 典故:勾践趁乱灭吴

春秋时期,吴国和越国相互争霸,战事频繁。经过长期战争,越国终因不敌吴国,只得俯首称臣。越王勾践被扣在吴国,失去行动自由。勾践立志复国,十年生聚,十年教训,卧薪尝胆。表面上对吴王夫差百般逢迎,终于骗得夫差的信任,被放回越国。回国之后,勾践依然臣服吴国,年年进献财宝,麻痹夫差。而在国内则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措施。越国几年后实力大大加强,人丁兴旺,物资丰足,人心稳定。吴王夫差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,被勾践的假象迷惑,不把越国放在眼里。他骄纵凶残,拒绝纳谏,杀了一代名将忠臣伍子胥,重用奸臣,堵塞言路。生活淫靡奢侈, 大兴土木,搞得民穷财尽.公元前473年,吴国颗粒难收,民怨沸腾。越王勾践选中吴王夫差北上和中原诸侯在黄池会盟的时机,大举进兵吴国,吴国国内空虚,无力还击,很快就被越国击破灭亡。

《三十六计》胜战计·趁火打劫 按语

古人按语说:敌害在内,则劫其地;敌害在外,则劫其民;内外交害,败劫其国。如:越王乘吴国内蟹稻不遗种而谋攻之①,后卒乘吴北会诸侯于黄池之际②,国内空虚,因而帮之③,大获全胜(《国语·吴语·越语下》)。按语注释①蟹稻不遗种:蟹,螃蟹。种,种子。全句译为:螃蟹和稻谷连种子都没留下,说明发生大旱灾,处于危急之中。②乘吴北会诸侯于黄池之际:黄池,中原地名。吴,这只吴王夫差。全句译为:趁吴王夫差列黄池与诸侯会盟的机会。③因而祷之:因,凭借。祷,即捣,打击。全句译为:趁此有利时机,打击敌人。按语解析这则按语把“趁火打劫”计具体化了。所谓“火”,即对方的困难、麻烦。敌方的困难不外有两个方面,即内忧、外患。

◈ 相关文章

究竟能用多久?三星Galaxy Fold随心所欲任性折
⌹ 365bet国际

▷ 究竟能用多久?三星Galaxy Fold随心所欲任性折

⏱️ 08-17 👁️‍🗨️ 9288
本田雅阁7代导航仪
⌹ 365体育app官方下载

▷ 本田雅阁7代导航仪

⏱️ 08-11 👁️‍🗨️ 7453
WPS界面个性化设置全攻略:一步步教你更换皮肤,打造专属办公体验
⌹ 365bet手机版APP下载

▷ WPS界面个性化设置全攻略:一步步教你更换皮肤,打造专属办公体验

⏱️ 08-18 👁️‍🗨️ 2102